0 0 0

移民加拿大为了什么?为了下一代?

楹进集团
2024-11-14 10:05:27 16

好像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认同。理由正当,情有可原。谁不是为了下一代呢?但是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不管移民的目的是什么,背后大有讲究,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移民加拿大为了什么?为了下一代?
加拿大美景

1. 移民是高风险的人生选择

搬到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职业规划,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无论怎么想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钱能解决很多燃眉之急,但是职业规划、生活方式、孩子成长这种长期策略型问题只能自己努力想办法解决。钱只能给这些策略提供便利,钱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

选择移民,意味着你选择了比既有生活环境更具风险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各方面面临更多压力。

一时的顺利是运气。一时的困境才是人生常态。

管理岗位的职业很难平行转化。技能岗位的职业面临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虽然技能不变,但是运用技能的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个人品牌从头开始积累。语言虽然不是主要障碍,但是仍然是需要不断提高和扩展的软技能。

说移民比不移民好,相当于说结婚比不结婚好,生孩子比不生孩子好。其中的五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读过《围城》大概都理解这道理吧!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怎么衡量自己的选择呢?

2. 比较的困境

我们做选择的基本假设是,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可以从实用性角度来进行比较。实用主义(utilitarianism)是我们考虑大部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比如,我们会想,孩子在国外成长,大概会比在国内更好。说起理由,很多:教育环境、社会福利、竞争压力,等等。

那么先回答这个问题:

苹果和蜜琴果,你觉得哪个更好吃?

我敢打赌,你不知道蜜琴果是什么,也没吃过。所以你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蜜琴果”是我刚刚瞎编的水果名字。

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你必须得同时吃过苹果也吃过蜜琴果才行。

于是问题就来了:当我们考虑未来的时候,我们拿两种可能做比较,一种是不移民,一种是移民。这两种未来的可能性,我们都没“尝”过。

既然都没尝过,那么比较的根据是什么呢?

我们比较的不是可能性(possibility),而是概率(probability)。

我们比较两种可能的未来的根据,是对未来的预期(prospect)和自己的信心(confidence)。

对未来的预期,只是“过往经验”与“合理猜测”的综合效果。

自己的信心,只是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还有现实条件的评估(比如,资金、能力等)。

好消息是,预期(prospect)和信心(confidence)都是可以量化的。需要辨识自己的假设,然后验证这些假设,寻求证据支持或者推翻假设。这是个科学手法,有路可寻。不难理解,prospect和confidence都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里的关键概念。

比如,我们预期移民了会对孩子“更好”,那么假设是什么?有哪些证据支持这些假设?科学性有多强?信心有多大?“好”指的是什么?凭什么说那就是“好”?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索和深入思考的过程。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3. 移民的意义

选择的份量,只有自己承担。

移民或者不移民,未来的发展都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移民仅仅只是改变外部环境,不会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必须自己努力。

不移民,只要自己努力,也有可能(possible)过得很好。移民,自己不够努力,也有可能过得很惨。

选择的结果,既取决于外部环境,也取决于自己。事实上,往往更取决于自己。

移民的选择,意味着预期(prospect)当中的不确定性更多。在陌生的环境,你得比别人更努力;你不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得比别人付出更多来弥补这些不足。

移民也意味着,你要比别人更努力地学习和提高。在国内积累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到了国外毫无用处。从头再来,对于职业事业已经发展到中期的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冲击。特别是对自信有冲击。

既然已经选择移民,那么就应该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做好准备,自己需要加倍努力。

移民,仅仅只是改变外部环境。内部发展,只有靠自己。

你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考试考得再好,不会应用学到知识也是白搭。换了便装的超人,还是超人。穿了超人斗篷的普通人,还是普通人。都是一个道理。要想改变,就得从量变进化到质变。

这就联系到了孩子的问题。

4. 怎么样才是对孩子好?

父母能给孩子什么?

无他:外部环境,和价值观。前者关乎条件,后者关乎人。其他的都是别人给的,特别是朋友和老师。

只有人能够改变外部环境。

移民的孩子,要面临很多超乎我们父母想象的挑战:家庭中的文化差异、社会中的自我认同。我们是第一代,我们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孩子在西方社会环境中成长,他们的文化就是西方文化。

我认识很多“第二代”的年轻华人,其中有一位非常优秀。英语说得太好,根本不可能猜出是16岁才跟父母来的。她花了多少时间的努力“融入”,经历了多少挫折,付出多大努力,只有自己才知道。引导她走向优秀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父母的努力。

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主要体现在做人的根本原则上: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

父母的上进精神,感染孩子上进。

父母勇敢面对巨大挑战的态度,感染孩子面对困难。

父母对自己人生的态度,感染孩子领悟做人的道理。

父母在生活和职业上的进步,感染孩子理解生活的价值。

父母拥抱和包容陌生文化的态度,感染孩子接受自己的双重文化之遗产。

如果父母说,“我们牺牲,都是为了你“,那么孩子会以何种心态来思考自己如何享受人生呢?

父母的优秀,才是孩子榜样的基础。

父母自己好,孩子才有机会好。

外部环境只不过是让父母做榜样的平台。

我见过的真正优秀的孩子,背后总是无一例外有优秀的父母。这跟父母是否有钱没什么太大关系。说完全没关系那绝对是假的,但是关系不大。关系不如优秀的父母大。

5. 现在怎么办?

不要抱有“牺牲自己,帮助孩子”的错误观念。

帮助自己,才能帮助孩子。

只有自己才是孩子的榜样。

外部环境不是榜样,只是榜样发光的地方。

你牺牲了,谁来做孩子的榜样?

你不优秀,孩子凭什么优秀?

6. 结论

“移民为了孩子”的观念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理解其含义和动机。

移民首先是为了自己,其次才是为了孩子。

自己向往美好的生活,才能感染孩子向往更美好的生活。

如果移民不是为了自己进取,那么这样做如何能够对孩子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你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孩子迟早能看出来你是不是在装睡。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