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后探索更多精彩内容!
1. 什么是申请文书里的“雷区”?
在老师看来,唯一需要小心的是敏感话题。在美国社会里,种族、性倾向等议题就是敏感话题,如果学生决定在文书里谈及这些,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招生官有可能与你意见相左,尽管他们理论来讲在判断时应当不带偏见,但在这些问题上却难免不代入个人感情。
2. 申请文书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故事比文法更重要。”这是老师通过多年招生经验得出的结论,“招生委员会的每个人每天可能读几百份申请,每份申请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能让我们记住的一定是好的故事。”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名从中国来美的女生在文书里讲述了自己家里的故事,她是父母领养的第二个孩子,但那时中国二胎政策尚未开放,她读公立学校很难,当年的私校选择又不够多,因此父母做出了移民的决定。尽管知道会有这些困难,她的父母仍然选择领养并保证孩子的教育机会,这份文书让读到的招生官立刻记住了这对伟大的父母,不仅与同事午餐时讨论,甚至女生打电话到学校follow up时,接电话的人也记得她。在数以万计的申请人中,这样一份文书无疑给她加了不少印象分。
“写进文书的一定要是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内容,要随时想到‘我能为这个学校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3. 什么样的经历值得写?
很多学生为了提升“软实力”,都会在中学时期做大量的社区服务或慈善事业。“学生是真的出于热爱做一件事,还是为了申请大学才做,大部分时候招生官是能看出来的。”因此,老师强调,“文书里写的经历,一定要是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
老师还提到了一个“人设”的概念。这个在网络上已经有些贬义的词,在申请大学时却也用得上,但前提是这个人设不能是刻意编造的。“如果你想要给招生官树立的人设,是你对社会科学、或教育学感兴趣,那你就应该尽量找能体现自己有爱心、热心的例子,文书里提到的一切,都要为这个人设服务。”
他举了另一份自己读到的申请文书为例。一名华裔女生前往中国度假时,偶然去了重庆武隆,发现当地的英语教育水平不高。她先是请求当地一所小学让她尝试教英语课,被拒后又去教委继续努力,最终成功。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此,从那以后她每年都去武隆,在美国还在本地教堂为这些孩子募捐,把武隆的学生带到北京参观,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考出山区。这项公益事业她从9年级做起,花了很多精力和心思,这样的经历,由她充满真情实感地写出来,自然会引起招生官的重视。
“后来她这项公益在中国还吸引了一些明星参与,虽然申请大学时她还只是做到把学生从武隆带到北京,但这已经很了不起。”老师说,“那些取得一定成就、让学生真的感觉有收获、或坚持多年的经历,才是应该写进文书的内容,写这样的故事,学生才有真情实感,才能在文书里体现出来。”
4. 今年有什么新趋势?
由于去年轰动全美、众多明星和富豪卷入的名校招生丑闻,今年开始许多大学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到了学生的人格上,真实和诚信则是重中之重。CNBC的报道说,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如今能在SAT和GPA上得到高分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学校自然要通过软实力,来寻找有特色的优秀学生。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