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聊聊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吧

楹进集团
2024-11-13 17:52:33 28

经过三年漫长且艰难的抗疫历程,新加坡正式迈入把新冠视为地方流行病的新常态。从2月13日起,新加坡政府将应对疾情暴发的级别从黄色调回到绿色,公众搭乘公共交通时不必戴口罩,边境措施也全面放宽。

自疫情伊始,新加坡政府时刻关注国际疫情,不断调整防疫措施,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新加坡的染疫死亡率全球最低。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不得不提新加坡健全高效的医疗体系。本期小编就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吧~

01、新加坡的公共医疗体系

新加坡医疗系统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每年,多达50万人次的海外人群来新加坡接受医疗服务。而在这一切成就背后,新加坡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年支出却只占全国GDP的4.25%(世界银行2015年数据),低于中国的5.32%,更远远低于美国的16.84%,新加坡医疗体系的高效可见一斑。

而新加坡医疗体系能表现的如此出色,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得益于政府严格执行的“转诊”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病去诊所,大病去医院"。一般来说若非紧急情况,病患都需要持有诊所医生的推荐信才可以预约医院中的专科医生。这种做法可以减轻医院的负担,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的风险。

新加坡诊所

诊所作为面对病患的第一线,类似于国内医院的门诊部。诊所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综合诊所(Polyclinics),另一种是家庭医生式诊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

新加坡的综合诊所

Polyclinics由政府经营,对于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的病患有一定折扣,自然来这里问诊的病患更多,往往排队等待时间就会长一些。

GP Clinics则是私人运营,费用相较于综合诊所贵一些,自然来的人少,等待时间比较短, 适合不差钱想早点见到医生的病患。

新加坡医院

医院主要分为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在所有这些医院中,有应对各种病患的综合医院,也有专精单一医疗方向的专科医院。

公立医院由于是公共医疗设施,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应对的病人更多所以往往需要预约和排队。若非急诊,一般不会接受walk-in的病患。

私人医院环境服务更佳

私人医院的环境更好,服务更周到。但是医疗费用高于公立医院,也因此应对的病患会少于公立医院,病人往往不需要排太久的队就可以得到治疗。

新加坡社区医院

一般来说,轻症都可以在诸多诊所得到医治,难以解决的则被转诊至公立或私立医院。而社区医院则承接着从大医院治疗后需恢复及综合护理的患者病例。主要提供的服务有:对患者的密切监测护理,康复治疗以及临终关怀服务。例如中风后肢体肌力较弱,功能急需恢复的患者,或如急性心衰病情刚稳定,但仍需密切监控并相应调整药物的患者等等。

02、新加坡的就医流程

新加坡公共医疗设施的就医流程如下:

聊聊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吧

如果病患只是身体轻微不适、无生命危险,应先去诊所就医,不能直接去医院门诊。诊所初步诊断后会确定病情严重程度:若病症轻微,则会开药和病假单(MC)让病人回家养病;若症状严重或诊所医生无法诊断病情,则会开出推荐信(refer letter)让病人去医院的专科门诊进一步求医。而对于比较紧急的情况,可以选择直接前往医院的急诊就医。

03、新加坡的医保体制

新加坡政府为民众制定的医保体制也独具匠心。MediSave、MediShield和MediFund(即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和保健基金计划)简称‘3M’计划,控制医疗保健服务的供应以及对公共医疗保健机构补贴的方式,降低民众医疗保健费用。

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

保健储蓄计划是提供给全体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的强制性个人储蓄,可用于支付住院费用与购买个人医保。保健储蓄可以为本人或者直系亲属支付本地医疗费用,主要是支付公立医院和某些获准使用MediSave的私人医院的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

终身健保计划(MediShieldLife)

为健全医疗储蓄方案,新加坡政府于1990年开始了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这是一项基本的、低费用的医疗保险计划。新加坡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可以用MediSave户头的存款去投保,可以报销在新加坡的部分住院与手术费用。健保双全计划在2015年底被全新的终身健保取代,MediShield升级为MediShieldLife计划。不过作为一项基本的个人医疗保险,MediShieldLife提供的只是最基础的保障。深知这一点的新加坡政府允许公民与永久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个人医保IP(Integrated Plan)来补全医保保障。

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

保健基金是新加坡政府为帮助贫困的新加坡人支付医疗保险费用而特别建立的一种捐赠的基金,始于1993年。这些捐赠基金的收入会分发到公立医院,无法自行承担住院费用的新加坡人可以申请保健基金的援助。每个医院都设有保健基金委员会,负责审批和发放。

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实现了长期有序的分级诊治,有效地配置了有限的医疗资源,覆盖了国民绝大部分的医疗需求。新加坡政府充分调动了社会医疗资源,令私立体系分担了政府建立健全基层医疗体系的财政负担。不得不说是结合国情建立的高效的医疗体系。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