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后探索更多精彩内容!
昨天(3月3日),新加坡教育部长黄循财在国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宣布了一系列的调整计划,爸爸妈妈们快准备好小本本做笔记啦!
小一新生融入支援计划
在2026年之前,教育部将在所有小学推行新生融入支援计划,帮助有社交和行为困难的小一新生适应全新的小学生活。
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老师会进行合作,给予这些孩子学习和行为上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校园里学会基本的自我管理技能。
这些相关课程内容包括学习习惯培养、如何管理情绪,以及社交和沟通技巧等等,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和练习,来学习这些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也会为老师们提供相关培训,帮助他们制定干预计划和课堂策略,同时密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
伊莱雅园小学(Elias Park Primary School)是最早试行新生融入支援计划的学校之一,效果相当不错。到今年年底,新加坡五分之一的小学(约40所)将会试行这项计划,每所学校每年有5~10名小一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校内托管中心扩招
现在新加坡每所小学都有了自己的校内托管中心,在放学后的时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为双职工父母减轻了负担。
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享用午餐、下午茶、完成功课,还能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目前许多学校的校内托管中心在招生时,会优先考虑家庭有困难的孩子,然而名额依然供不应求。
新的政策会关注那些即将升上小学,并且符合条件的孩子。今年开始,学校会主动联系这些学生的家长,鼓励并指导他们为孩子报名,并且根据情况增加名额。
对于中学,教育部也会推行课后学习与辅导计划(GEAR-UP Programme),当学生因为学习或者生活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学校可以尽早发现,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除此之外,教育部还会继续加强中小学的课后活动,与社区和义工团体合作,通过交友与辅导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更多中学推行科目编班全面计划
黄循财说,从去年开始,新加坡已经有28所中学试行了科目编班全面计划,取得的初步成效令人欢欣鼓舞。
在这个计划之下,学校不按学生修读的课程分班,让孩子们能和修读不同课程的同学建立友谊,学会尊重和了解彼此的长处,课堂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
另外,试点学校和老师们都能很好地适应这些调整,比如修改课堂时间表,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课程等。
有了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教育部将会在明年增加30所试点学校,并在2023~2024年之间,在所有的中学推行这项计划,取代现有的分流制。
除此之外,教育部还会探讨中学后的升学途径,不断改进制度,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报读符合他们喜欢和擅长的课程。
新加坡开办第一间艺术大学
南洋艺术学院和拉萨尔艺术学院,将联合成立新加坡第一所艺术大学,扩展大专艺术教育的发展渠道,为有意向朝艺术和设计领域发展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这所私立大学预计会在未来的三四年内成立,结合两个学校的专长教授课程,以新大学的名义颁发文凭。
两所学院并不会取消,而是将维持现状,各自运作,确保它们原本独有的文化能继续保留,合办的艺术大学将由一个中央单位管理。
不光如此,学生们还可以跨学院修读课程,参与实习项目,共享学习资源,两所学院的教职员也能进行学术上的合作,值得期待。
国立教育学院设立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心
在明年年底之前,国立教育学院将会设立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心,加强教学,展开相关研究,并培养师资团队的思维领导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教授这门课程。
第一所中心设在尤索夫依萨中学(Yusof Ishak Secondary School),老师可以参与各类课程,结合理论和实践,将所学技能应用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探讨教学创新点子。
由于第一所中心获得了老师们的良好反馈,因此教育部决定,今年起在光道小学(New Town Primay School)设立新加坡第二所卓越教学与学习中心,为小学教师提供这方面的支持。
教育部反思理工学院与工艺教育学院课程模式
教育部正在反思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的课程模式,讨论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目前理工学院的预科班由N水准会考普通学术源流毕业的学生报读,教育部在考虑进一步放宽入学门槛,让更多学术源流的中学毕业生报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先发掘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再选择修读专业文凭课程。
关于工艺教育学院,大约有30%修读国家工教局证书课程的学生,没有继续考取相关证书,或升学到其他公立学校,因此教育部将会反思工教院的课程结构,探讨如何让更多学生报读和考取高级证书。
写在最后
关于科目编班全面计划,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应该都经历过分班这件事,而且这个分班制度在国内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在教育学角度上,究竟对孩子有没有帮助,还值得讨论。
很多国内家长现在纷纷让孩子早早的去海外留学,就是为了躲避残酷的分班制度,因材施教,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有特长有兴趣的人,而不是被淘汰的人。
如今新加坡陆续推行科目编班全面计划,那么在分流制度改革后,已经进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家庭,又该如何准备接下来的学习?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