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详解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楹进集团
2024-11-13 18:13:30 12

继“网红”医疗险高速发展满4年后,万众期待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于2020年正式发布,引起各大保险公司关注,短期内各保险公司就关于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如何开发设计产品,是否要进入长期医疗保险领域,又如何提高业务管理品质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思和探讨。

详解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新加坡美景

然而就在保险公司蠢蠢欲动并开始报备长期医疗产品时,市场又不断地传来“降温”的消息,是监管态度转变了吗?我不这么认为,鼓励开发长期医疗保险是顺应公众的呼声,也是在跟国际接轨,监管其实不愿意看到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也许我们可以解读为监管希望保险公司投入更长的时间进行战略研究,拿出成熟解决方案后再开发长期医疗险,而“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在长期医疗保险身上并不一定奏效,中国保险业也赌不起这样策略的尝试。另外国外发生过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也是对我们一个最好的借鉴。 今天小编特地给大家带来新加坡长期医疗保险的运行逻辑,以此引发国内长期医疗保险发展的深思。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常住人口约500万人,虽然国家人数很少,但新加坡医疗保障系统因其全面高标准的保障在国际上还是赢得了很大认可。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之所以闻名,主要受益于新加坡政府主导搭建的覆盖全民的S+3M基本健保制度(MediShield Life)和高覆盖率的个人综合终身型医疗保险(IntegratedMediShield Life)。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经过30年的发展,成功建立了新加坡特色的S+3M四层医疗保障体系。第一层保障是政府补贴(Subsidy),最高可以给到基本医保保费80%的补贴;第二层保障是个人医疗储蓄账户(MediSave Account)主要用于小额理赔以及未来医疗保费和保障储备;第三层保障是基本健保和商业医疗保险(MediShield+IPs),帮助解决大额医疗费用问题;第四层保障是政府救助(MediFund),主要用于帮助贫困人口。 

熟悉中国社保体系的读者可能看到上图会感觉比较熟悉,其实新加坡的医疗体系跟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类似,主要的区别在于一是中国的社会医保是职工和城乡分类保障,待遇与缴费挂钩,基金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的“现收现付制”体系,而新加坡医保并未有如此分层。二是新加坡约七成的基本健保(MediShield Life)是由指定的商业保险公司代为经办,而中国的商业保险公司主要经办业务还集中在职工大额补充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范畴,并未过多介入到基本医保的经办当中。三是在最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将慈善和医疗互助纳入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会更加多样化。

但不可否认的一个共同点是:中国的社会医疗和新加坡的基本健保均为保障终身的“长期医疗保险”,并且无论参保人的既往症史如何均可参保。 新加坡基本健保(MediShield Life)

新加坡基本健保开始于1990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始建于1998年)。期初的基本健保仅保障至90岁,且报销比例仅有80%-90%。由于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新加坡居民的医疗负担越来越重,在2015年新加坡政府决定加强基本健保的保障力度,一是将保障期限扩展至终身;二是提高保障年限额;三是降低自付比例至3%-10%之间。

基本健保的保费可以100%使用医疗储蓄账户的资金支付。

目前基本健保覆盖新加坡全部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不论是否有既往症均可参与其中,基本健保由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局(CPF)统筹管理,主要针对的是在公立医院B2和C类病房产生的大额住院费用和指定特殊门诊医疗费用(比如透析和癌症化疗等)。这与我国基本医保仅保障社保定点医院普通部的医疗费用相似。

跟中国社保相比,新加坡基本健保有个小特点,就是即使选择去高级病房或私立医院,治疗费用也可以被基本健保报销,只是报销比例会小很多。另外新加坡基本健保还设置了较为复杂的次限额和分项限额,这点跟中国基本医保存在一定差异。基本健保非本文介绍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个人综合型终身医疗保险(Integrated MediShield Plan)

新加坡个人综合医疗保障开始于1994年,截止2019年个人综合型医疗保险是由中央公积金管理局批复的7家商业保险公司在运作,新加坡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保险费的支付能力来自愿投保。一经投保即默认参保了基本健保,综合医疗保险的保费包含了基本健保部分,即商保代为收取基本健保的保险费。

当理赔时,被保险人可以直接找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属于基本健保部分的理赔,商业保险公司会跟跟中央公积金管理局进行结算。可以理解为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了对应的基本健保部分,但并不承担风险。目前约有68%的新加坡居民投保了个人综合型医疗保险,这个投保率远远高于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截止到2019年11月1日,额外商业医疗保障由四层不同保障水平的产品组成,用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适应不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l  标准保障(提供B1级别病房) – 主要保障住院和特殊门诊责任,对于B1级别病房费用,免赔额2500新币,90%赔付。31-40岁大概在360-400新币不等。l  B1级病房保障计划 – 在住院和特殊门诊基础上,扩展了住院前后门诊,重大疾病和重大器官移植术等多种责任,免赔额和赔付比例与标准保障一致。31-40岁大概在360-420新币不等。l  A级病房保障计划 – 保障可以扩展至A级病房,分项限额或年限额都有所提升,免赔额提升至3500新币,赔付比例90%。31-40岁大概在390-480新币不等。l  私立医院保障计划 – 保障可以扩展至私立医院,分项限额或年限额会进一步提升,免赔额和赔付比例与A级病房保障计划一致。31-40岁大概在450-720新币不等。

此处敲一下黑板:以上保障存在包含关系,比如购买A级别病房保障计划,选择去B1级别病房,保障同B1级病房保障计划,但如果选择去私立医院,那么医疗费用只会认可一部分(50%-70%之间)。

新加坡长期医疗此处值得一提的特点:税优+储蓄账户+产品形态设计相对统一

2  新加坡政府允许在一定的限额内使用医疗储蓄账户资金支付额外商业保险保障部分的保费,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新加坡政府给予综合医疗保险“税优”政策;

2  商业长期医疗保险搭配医疗储蓄账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保费的长久可支付性。这两点其实跟我国2016年推出的“税优健康险”比较相似,只是我国的税优健康险覆盖人群比例相对较小。

2  经营商业长期医疗险的保险公司是需要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局(CPF)批准才可;

2  所有经营长期医疗保险的公司至少需要开发一款保障相同的标准版长期医疗保险产品;

2  在标准版的产品基础上,各家公司可以进行调整和升级,但保障项目和范围基本上相似,只是在保障限额上会有所区别。 附加医疗保险(Riders)

即使拥有了综合医疗保险,也难以避免免赔额(Deductible)和自付额(Copayment)的医疗负担。因此,2006年保险公司开始推出综合医疗保险的附加险,用于报销免赔额以及自付医疗费用部分,但这个附加险的保费必须以现金形式购买,不能用医疗储蓄账户支付。

这个附加险不仅将综合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提升至100%,另一方面还扩展了个人综合医疗的保障范围(比如中医治疗和紧急治疗等)。在新加坡会流行一句话叫“人可以死,但不可以生病”,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医疗费用确实比较昂贵,所以虽然附加险的保费比较高,但一经推出便成为爆款。即使在2018年政府要求附加险必须至少有5%的自付比例的设计下,每年依然会有10万新单销量。截止2019年约35%的新加坡居民拥有医疗附加险。

再次敲黑板:医疗附加险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赢得了市场掌声,但同时也成为了新加坡医疗发展矛盾的主要源头,正可谓“成也医疗附加险,败也医疗附加险”。具体原因会在下一篇文章中重点分析。

新加坡以其医疗保障全面高档,保障期限长(终身保障)以及保费相对低廉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在国际上享有名誉。自制度建立医疗也获得了全民的高度认可与支持,纵观过往,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值得研究学习。然而25年过后,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总结下来主要是保障长期可持续性和保费长期可支付性的矛盾,2016年新加坡商业医疗保险出现全面亏损。25年快速发展带来了荣誉,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凡事有失便有得,经过过去两年的不断探索,商业保险公司貌似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我们下篇文章重点分析《新加坡长期医疗保险的失与得》,从中寻找些许可以借鉴的经验!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