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德国教育是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教育!

楹进集团
2024-11-14 09:47:45 63

世界各国中,德国可谓天才辈出:从贝多芬、瓦格纳到叔本华、尼采,从康德、黑格尔到孟德尔、普朗克,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社会科学到应用科学……各个领域,德国都是群星璀璨,光彩耀眼。

德国教育是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教育!
国外风景

毋庸置疑,德国人才济济,成绩斐然,都与这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学龄前开始,到小学,再到中学,乃至大学,每个阶段德国的教育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他们不人云亦云,自始自终将这些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贯彻到底,最终奠定了稳定的教育强国的地位。

幼儿阶段:顺其自然 不过早开发孩子智力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开始从小训练自己的孩子,3岁之前就给孩子报上全脑开发班、天才成长班、音乐培训班……然而,这种情况在德国是完全不存在的。朋友说,德国的孩子在幼儿阶段最注重与大自然的亲近。家长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出去玩:看日出,玩落叶,去沙滩,捡贝壳……

快乐成长是孩子上小学之前的主要任务。因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做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在德国,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的主要技能有:社会常识,不能大声说话,懂礼貌;动手能力,根据兴趣参与手工制作,主动做事;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而非过早地给孩子灌输太多的知识,使孩子的大脑维持原状,长此下去,导致孩子的大脑僵硬,不再主动进行思考。

小学阶段:快乐学习 拒绝功利教学

在中国,我们见到最多的是,小学生每周只有半天时间玩。平时上了一整天课后,还要参加各种绘画班、钢琴班、英文班……放学回家后,孩子还要做作业到晚上八九点。那些补习班虽然是自愿参加,但最后却像是强制了一样,总觉得不参加就比别人少了一项技能。

相对来说,德国小学生轻松很多,只上半天课,回家后作业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了,放学后有更多自由时间。但是,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独立自强,小小年纪就能自己上图书馆,上网查找课堂作业资料,准备课堂讲演,对一些社会问题也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德国在小学一、二年级是没有成绩单的,每学年终,都是以老师的评论作为学习成果的最终考量。在德国小学,不可能存在留级生,如果孩子学习能力弱或者学习成绩差,老师只能加强指导,而不能强制留级。此外,德国的外语课程更偏向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实践性,所以主题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在德国比较通行。

中学阶段:个性化教学 重视合作弱化竞争

在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顺利考上重点中学,然后进入知名高校。于是,为了重点中学的一个学位,家长都挤破了头想让孩子跻身重点线。然而在德国,中学没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孩子基本上都是就近入学。这样的结果就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差异性比较突出。

朋友说,她见到的一个班级,有的学生会外语,但是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语言知识都不会;有的学生非常聪明,刚入中学就达到了大学的水平,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欠缺,甚至有聋哑儿童一起上课……一个班级,存在个性化如此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老师需要具备多样化素质教学。而个性化教学更是德国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对于学习能力突出的孩子,老师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独立实施,对那些完全不懂外语的孩子,老师就通过讲授初级字母带孩子入门……每个孩子的教学进度不一样,老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进度,并定期和孩子探讨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和计划。这对于移民来说也十分便利,移民人群的子女即使不会德语,也可以直接和同龄德国孩子一起学习,同时周遭的德语环境也使孩子能够迅速融入,掌握德语。

大学阶段:充分民主 快速适应社会

说起德国,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充分民主的国家,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德国大学,学校也会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学校的事务。

德国的大学,一定会有一个由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委员会,他们定期开会,讨论学校发展、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食堂饭菜、师生矛盾等各个方面。学生代表还可以对老师的课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期待。

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都可以通过这种超级民主的参与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民主参与,其中必定有辩论的环节,协商的环节,也会有妥协的过程,经历过这些之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德国教育框架大致成型:德国人讨论问题,能言善辩,反应敏捷;德国在汽车工业、化工、医药、经济、高科技等方面,成绩斐然,德国诺贝尔奖得主数名列世界前茅……所有这些成绩的获得,必是有迹可循的。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