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后探索更多精彩内容!
在新西兰生活的这大半年。我来说一下我接触的移民,工签大部分生活状态。年轻人团体中,除了PR(永久居留权)持有者,大部分都是一些工作签证的人。其实我们的圈子很小,所以我给一个年龄段25岁至35岁。C是在奥克兰大学读的会计专业,现在在一个公司做注册会计。
老公在工地做木工。跟着她来的新西兰,白天在工地工作,晚上去上英语课。两个人买了一个小的农场,和妈妈一起住在这里。有一个七岁的儿子。这是经济基础。但是C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会比较敏感,容易放大压力。夫妻俩每天的生活枯燥又稳定。
为什么说枯燥又稳定,每天早起上班,晚上加班回家,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妈妈在顾。不然回家饭都没力气做。有一次聚会的时候我跟她聊过。
她说她在上大学的时候,一直就很努力在学习,因为那个课,还有教材,都很难懂。就算英语比较好,你都认识这些词,但是你不一定能理解教科书的内容,每天都要比英语是主语的人花很多时间理解课程。
这个理解不是你翻译过来能把书看懂就可以了,而是你要在懂得基础上,把技能理解透。上了大学之后,毕业,找公司工作,然后每一步尽力的做好,兢兢业业的认真工作。
时间一长,就把自己逼拧巴了。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太认真,但是工作起来又不得不较真去做。
压力越累计越大。自己调节不了,就变成轻度的抑郁。在国外,这是完完全全的靠自己生活的一种状态。当然,生活乐趣要靠自己发掘。
你怎样生活取决于你怎样选择。新西兰不像国内。生活大部分比较枯燥,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基本上商场六七点就关门了。
所以下班后也就能选择聚个餐,或者再晚点喝个小酒啥的。 而且还要考虑到明天的工作。新西兰是个蓝领工资比较高的国家。
就是像小伙子这类工地上工作的人很多。(也可能我们就是这个圈子,所以接触的比较多)所以每天下班回家他们都是很辛苦的。很少会在有后续的玩乐。
跟她一比我觉得我的留学简直就是糊弄着过日子。也可能我的专业本身就是语言,所以只要翻译过来就基本上七七八八能懂。但是我也有过理解错方向的时候。第一次准备发表的时候太不认真,完全理解错了论文的课题,结果公开发表的时候被老师批评。
在那以后就不单单是翻译过来内容了,就会很认真的去研究。
但是当时我们60%的留学生都把重点放在了打工上,学霸就是很小的一部分存在。
可能我本身就不是认真较真的人,错了也是得过且过的安慰自己。这种性格心就比较大,不太会放大压力。
这是留学和留下来生活的差距,所以说要决定移民,一定要考虑定居下来之后的事,以及你可能面对的生活压力。
生活淡如水,基本上每天的日子都差不多。这种情况下,压力调节能力差的人,就很容易会抑郁。
这并不是小概率事件,小伙子他妈妈都得过,他妈妈是靠药物调节了。小伙子现在就是靠工作累缓解过来了。
主要表现就是睡不着,易怒,也不知道一天天忙忙叨叨是为啥,但是还是忙忙叨叨的工作。也没出去花钱,但是也不剩钱。
就会忙碌的不知道图啥。为什么说不花钱也不剩钱。我来简单算一下,最低工资现在是16.5纽/小时。每周双休的情况下每周660纽币。
如果租房子,那每周200左右。一个人生活每周买菜大约100纽币左右。如果出去吃普通的面或者盖饭,10-14纽币一顿。如果吃炒菜就更贵了。举个例子说我们昨天四个人去吃炒菜,一个干炒牛河,一个扬州炒饭,一个水煮牛肉,一个鱼香茄子。
两对cpAA制分开一个人五十多纽币。汇率4.6左右,这就是250左右人民币啊。而且点菜的时候我们看了一下,蔬菜30纽币一份,肉菜30纽币一份,所以我们果断选择了肉菜哈哈。
这样一算,其实生活成本也是很高的。如果你稳定下来,靠自己,不靠家里,工薪阶层的话那你还需要还房贷。总不能一直靠租房生活。
所以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国家福利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仅此而已。
那既然生活压力都一样,为什么还有人选择移民呢。国家福利,国家福利。
新西兰的PR在生活上医疗上给你提供了很多保障。再加上生活环境,空气质量。这都是优点。如果像C一样的情况,那其实经济基础相当不错了。但你说她过的开心吗。
以她现在的心理状态,生活就是硬过而已。这关系到个人的一个心理素质问题。
你的心里能力,取决了一切。所以,在国内感觉到生活压力大,想选择移民来过一个悠哉的生活,那是不绝对的。因为你把生活过成什么样,是你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心里能力决定的。并非大坏境。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